徐州鼓楼区环城街道:品民俗话传承 传统文化润民心
在徐州市鼓楼区环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设有一间“非遗小屋”,非遗香包、剪纸、面塑、书法等多类作品琳琅满目,依托辖区内非遗手工艺人的宝贵资源,为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送上家门口的“文化大餐”。这正是近年来,环城街道始终坚持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抓在经常、融入日常”的一个生动缩影。
“非遗小屋”的一角。环城街道供图
岁末将至,年味渐浓。近日,街道邀请多位非遗传承人带着自己的传统技艺走进社区街巷,立足传统民俗文化,创新方法和机制,让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跳出俗套、别出新意。
香包、糖画、窗花、草编……在堤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个个民俗摊位摆了起来。其中,“吹糖人”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一小铲热糖稀,在师傅的巧手揉搓下,吹捏之间,一个可爱的小猪糖人就制作完成了。“以前的糖人都是用嘴吹出的,现在为了卫生改用吹气筒或直接让大家自己吹。”鼓楼区区级吹糖人非遗传承人杨大刚老师表示,现在的“吹糖人”艺术也在顺应时代的变化积极改进,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依然非常受欢迎。
杨大刚老师展示吹糖人技艺。堤北社区供图
另一边,银郡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联合徐州香包省级非遗传承人王振霞老师,在银郡花园小广场举办“非遗韵味迎元旦,文化传承庆新年”主题非遗作品展。香包,糖人,面塑……王振霞老师在现场热情地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多年来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心得感悟,带领居民一起畅游传统文化的魅力世界。“每一件作品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故事,”王振霞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上传统文化。”
居民们聚在一起包饺子。苏电社区供图
每年冬至,为困难家庭老年人送上一份热气腾腾的暖心饺子,在环城街道已成为一种惯例。每到这天,各社区便召集起辖区的居民、志愿者,老老少少聚在一起包饺子、话家常,包出“邻里情”,吃出“幸福味”;重阳佳节,为守护最美“夕阳红”,苏电社区联合共建单位,坚持为辖区内银婚、金婚老人拍摄婚纱照,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好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每至端午,依托辖区内非遗传承人的宝贵资源,双惠社区便会开展香包、面塑非遗手工课堂,寓教于乐,以文化人……环城街道一直坚持多维联动过好“我们的节日”,今年以来,抓住各个传统节日节点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40余场。
下一步,环城街道将继续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汇聚多方合力,坚持党建联建共建,加速构建以文化惠民项目、公益服务行动为核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民俗的深入传承与发展,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充沛的精神动能和文化支撑。(赵茂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