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人士周洪林:义务守护烈士墓
2024年10月13日上午,周日,笔者去徐州市拜访《中国雷锋报》徐州工作站长武家增,正在交流时,武家增站长接到一个电话,邀请他去铜山区张集镇梁堂村去采访。大约20多分钟后,一辆轿车停在了武家增站长的办公室楼下。
我随从武家增站长一起来到了张集镇梁堂村,雨下的很大。到达地点后,爱心人士周洪林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当得知要采访的内容后,周洪林给我们每人一把雨伞,带着我们上山,上山的路很滑很陡,雨在不停地下着,我们在别人的搀扶下来到了“贺维俊烈士墓”前,开展祭拜活动。
贺维俊烈士于1926年9月出生在铜山县张集公社梁堂大队。1940年4月投身革命,1942年8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随华东野战军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不幸于1948年在淮海战役马山战斗中牺牲,年仅22岁。在牺牲前,他留下遗言,请求组织将他安葬在战斗牺牲的地方。
淮海战役胜利后,部队首长、铜山县政府和张集公社领导高度重视烈士的遗愿,选择了梁堂村小山的墓地进行安葬。由于战时条件限制,最初仅用木牌作为墓碑,并颁发了烈士证书。
1962年清明节,铜山县政府对贺维俊烈士墓进行了修缮,将木牌碑更换为石刻碑。2021年12月,铜山区政府和铜山区退役军人管理局再次对墓地进行了修缮,加固了墓体,更换了新的墓碑,并举行了简洁而庄严的立碑仪式。
张集镇作为革命老区,人民深植红色文化。贺维俊烈士的墓地长期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清明节前夕,周边的中小学校都会组织师生前来祭奠英烈,接受爱国教育,还有许多社会贤达前来祭拜。这让居住在贺维俊烈士墓不足50米山下的周洪林看在心里,总想为贺维俊烈士墓做点什么,他就默默地做起了义务守墓人。
2024年10月13日上午,徐州市爱国拥军促进会会员周洪林,跪坐在贺维俊烈士墓前,献上几支黄色菊花,一边倒洒着白酒,一边对着坟茔呢喃细语,多年来,周洪林已经记不得来过这里多少次,也不知道自己在贺维俊烈士说了多少祭奠的话。他只记得,他每隔一段时间就来到烈士墓地,为贺维俊烈士墓清理枯枝,擦拭墓碑……每逢春节、清明,中秋等节日都要扫墓祭奠。
今年46岁的爱心人士周洪林告诉我们说:我是军属世家,爷爷、三叔、四叔,大哥、儿子还有侄子都是军人。我从小就对军人非常地崇敬。
为了防止有人到贺维俊烈士墓周围采石挖土,今年他投资1000多元安装几个远程摄影头,时时监测,烈士家属贺维宁和镇政府领导参与了同步监测。
周洪林说:“看护、祭扫烈士墓,对自己、对后人也是一种教育。”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淮海战役马山阻击战这段历史,周洪林搜集整理了有关资料。还时常为来梁堂村祭扫贺维俊烈士的人当起了义务讲解员。
“我很高兴,现在越来越多人来祭扫贺维俊烈士了,他是我们的恩人,绝对不能忘记。”周洪林欣慰地说。
“自从我成为志愿者后,每年都会来这扫墓,因为我很敬佩周叔叔,他讲故事时眼里有火、心里有光,我会努力把这种红色精神继续传承下去。”一位来自徐州市区一家公益服务社的一名志愿者,被周洪林所讲的海海战役马山阻击战以及贺维俊烈士的故事深深感动着。
周洪林多年来默默无闻地为贺维俊烈士守墓,坚守的是自己的初心,也是一名党员的崇高信仰,传承的是砥砺前行的红色精神。岁月变迁,时光流逝,唯一不变的是爱心人士周洪林的那颗炙热的守诺之心。
周洪林多年如一日地义务守护贺维俊烈士墓,在当地传为佳话。在周洪林的影响下,贺维俊烈士墓也成为周边群众心目中的"圣地",经常自发前来祭拜。目前当地政府正在修好一条进山祭奠的路,相信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会更大。
双溪书院首君文化工作室 吕守军撰写于2024年10月14日
吕守军,男,徐州市睢宁县人,文化学者,曾任职于双沟镇人民政府报道员、文化站站长等工作。2015年、2016年先后出版摄影作品集《美丽双沟》、《美味双沟》《名镇双沟》等系列书籍、睢宁县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睢宁县作协会员、睢宁县民间艺术家协会双沟分会主席、双溪文院首君文艺创作工作室始创人,现专业从事《双沟镇志》的编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