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儒者气象,得晋人风流
南秀北雄——王冰石诗书画印展
写为王冰石先生书画篆刻作品展

有儒者气象,得晋人风流
——写为王冰石先生书画篆刻作品展
书者,六艺之末;画者,书之余。自古而来,书画俱为贤达之余事,士子不以专擅而称赏。故古之贤者皆能书,因其人之贤而贵其人之书,因传其人之贤而传其书。欧阳修云“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前日工书随与纸墨泯弃者不可胜数也。”可知以人论书,由来已久;以人传书,自古尤是。君子有君子之格,小人有小人之态。“书如其人,”金针渡尽;人品即书品,绝不欺掩。余观当今书界,或可略分三类。一者,谋衣求食之辈,托书为钵;二者,鸡鸣狗盗之徒,欺世卖名。此二者虽工书而不贵,难脱俗匠之嫌,君子不齿也。三者,隐学一世之士,抱璞怀真。敬耕书界,自得贤名。冰石先生殊为后者。
冰石先生毗陵人也,斯地人杰之邦。先生蒙学之所在,先贤遗韵,根植肺腑,为文用心,积学日益。及长就公职于徐,遂家于彭城焉。徐地北接邹鲁,南屏江淮,文脉之盛,异于他乡,地灵之城也。先生公干凡四十余年,文牍而外,笃学三余,楚风汉韵,浸淫日久。经史子集,无所不渉。正草篆隶,诸体兼工。资高而学富,文质而彬彬,德艺双馨,名之实归也。与苟苟于点画之间,形模于优孟衣冠者相较,云泥之别也。先生书名日播,立雪程门者益众。先生聚而教之,言则为金玉,行是为楷则,桃李天下,俊秀如麻。彭门书派,能煌煌于当今书坛,赖先生之力也。
先生于书画、于诗文、于篆刻,优劣工拙,诸贤高评备至,无须赘言。敏追随先生凡三十年,见先生书艺三变!亦如乡先贤万年少,早岁、中年、晚境殊不一似。先是以海岳书名震于江淮,后以黄道周书声驰宇内。还岁而后,不为盛名所缚,不为旧学所锢,弃旧我而立新我,毅然再变,此为真书家之大气魄,亦后学所惊见者!先生深究小学,尤以甲骨文用工最深,善集卜文为诗为文。卜文字少韵寡,先生却能从容为诗。甲骨入书,似巫师刀笔,了无挂碍,非真知卜辞者不能为之也!书如其人,书如其学,先生于书学之成就,俱来之先生之为人,来之先生之为学,来之先生仁德也!至于书体之结构,风格之变换,俱形而下。而人生之积、学养之积、性情之积,出于心而应于手者,形而上也!故云“书者,心画也”。
先生古稀之年,简选得意之作,更兼诸贤鼎力,大展始成。敏与冰石先生,无缘门下之名,常有叩学之实。偶尔谈䜩,论书颇契,大白能浮。自诩知先生之人,亦知先生书也。展事在即,属余作文,余不能辞,亦不敢辞也。遂附先生大名,以浅见薄识,忝文于耑。然古来论书画者,多贵远贱近,贵古贱近,是不知书画者也。余贵其人有儒者气象,而贵其书得晋人风流,或有微词以为余偏私虚妄者,泰然处之,一笑若何?
(甲辰首夏,后学耿广敏于因树庐)
王冰石近照
王冰石,1947年生,江苏常州人,当代书画篆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兼),徐州大风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曾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印社副社长,徐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其人多才多艺,能作诗,善绘画,嗜书法,亦能捉刀治印。
1999年3月,受江苏省文联表彰,授予“德艺双馨会员”称号。2002年5月,受中国书法家协会表彰,授予“第二届中国书协德艺双馨会员”称号。王冰石书法笔力雄健,诸体皆擅,字体苍劲挺拔、灵巧飞动、气势豪放、挥洒自如而变化无穷。他精于行草,以晋人为骨、宋人为意、明人为趣,遍临名家、钻研碑刻,逐渐形成清雅矫健、洒脱豪放的独特风格。
—— · 作品赏析 · ——
《赞内蒙古巴林石》
蜗皇遗彩石,秘隐北边陲。
一日深山出,八方嘉誉驰。
锦文霞绮灿,玮质雪肤滋。
案首长偎我,相亲无尽时。
《井冈山》
飞列群峰似战旗,义师浴火历艰危。
血凝花绽万千朵,呼啸风如军号吹。
《登吉林长白山观天池》
神山清祖祀无央,禁地今开泄秘藏。
疑讶银河波注绿,奇惊玉镜雪浮光。
巍巍大岳雄千国,郁郁苍松老万霜。
睡醒潜龙呼快起,风云禹域任腾骧。
注:长白山为大清国发祥地,清世祖尊为神山,圣山,累世祭祀,绵延不绝。天池是长白山核心,皇家禁地,由军队守护,庶民不许进入也。传说天池中有水怪,可充谈资。
《重登连云港云台山》
阔别云台瞬十年,重来景物见移迁。
清泉出谷流琴韵,绿竹依松入画笺。
紫阙霞飞疑幻梦,胜途石肖活神仙。
骋怀纵目山巅好,朗日长风正海天。
《重建颖州西湖》
涵空一碧縠纹平,湖上东风伴我行。
芳草萋迷藏白鹭,红桃烂漫逗黄莺。
旗亭轰饮人初散,画舫清歌笛又横。
景物重招词赋客,琳琅翠墨志文明。
《题安徽泾县张先祯先生隶书联》
程邈书翰已莫求,残碑断简韵悠悠。
模神范貌意堪足,集异搜奇志未休。
泼墨乖时惊俗辈,挥毫入古傲名流。
漫言小道殚心力,绝胜春秋佳日游。
《谢安徽泾县姚优青馈寄自腌冬菜》
泡菜曾尝韩国味,远朋手制寄新鲜。
老妻试舌疑山蕨,小女闻珍向几筵。
闭户时光惊近腊,扪心德业愧馀年。
梦魂昨夜江南去,雨马风车访逸仙。
刻印四首
《其一·题“石先生”印》
混淆黑白是耶非,暗暗明明蜗篆稀。
恰似三维图画妙,推开云雾瘦蛟飞。
注:印文有一字余刻作既为阴文又为阳文,阴阳合一,自谓妙构。
《其二·题“永乐未央”印》
看是玲珑小琐窗,分明吉语篆龟章。
从来雅意源民俗,古调翻新韵异常。
注:印文布局受皖南民居窗棂图案启发,笔画故作连绵相属,饶有意趣。
《其三·题“门无车马”印》
印学滔滔势未穷,关心卜骨细书工。
挥刀断兕风雷疾,勇辟鸿蒙见大雄。
注:考古发现甲骨文字仅百年,而用甲骨文字入印也只数十年时间,余今为之,刻成自觉高古绝伦,全异平素所作也。
《其四·题“砚田耕老不愁荒”印》
江流百折篆如何?论印从来恶趣诃。
奇异今开新境界,长毛豆腐味回多。
注:九叠篆,取其折叠多层意义。此一印式至宋代大有发展,然艺术上已缺少天趣,向为论印者诟病。余今明知故犯,取以入印,竟获绝地逢生之喜也。
《丙戌春缅怀诗友张文廉二首》
其一
诗苑花繁莺满林,《乡风》独爱播清音。
故园草木家山月,长忆骚魂直到今。
其二
云路茫茫何处寻,行吟孤客寄仙岑。
人间春永花如海,翘盼君归协管琴。
注:张文廉(1947-2005),江苏铜山文化体育局党总支书记,副局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徐州诗协副会长。其组诗《山村竹枝词》脍炙人口,生动地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新农村的重大变化,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时代精神。出版有《乡风集》《柳笛集》《柳笛续集》。
题徐州汉画像石并序十三首(选五首)
《其二·车马出巡图》
飚轮龙马荡飞尘,权贵豪门又出巡。
前导旌旄骄虎卒,后喧鼓乐踵蜂臣。
金宫宴客拼千醉,银阁争棋赌万缗。
朝暮嚣嚣荒白日,不闻大野有哀呻。
《其四·纺织图》
茅檐辛苦倦难支,唧唧机声如怨咨。
黄口饥号母不乳,公家堂上正催絺。
《其五·龙虎图》
云从龙,风随虎。震雷霆,响天鼓。
哀民生,行役苦。愿乘槎,游仙宇。
扪星辰,涉悬圃。谒东公,万灵舞。
大汉功,汇神斧。壮国魂,珉不腐。
《其八·游仙图》
天庭何所有,为尔试言陈。
纷乱云遮眼,浅深河失津。
仙踪难邂逅,灵境久湮沦。
勿学飞升术,逍遥世上春。
《长相思·题淮海战役支前军鞋图》
针儿稠,线儿稠,寒夜辛劳有爱仇,军鞋托意悠。
义须酬,志须酬,猛士雄豪寄壮猷,拯民勋业留。
《水调歌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简》
书艺顺时巧,佐吏擅风流。日常记录文字,岂作俊模留。一旦公诸尘世,恍遇姝仙俏丽,顾盼两情稠。自此独传信,挥洒古时秋。
是虫篆,随心写,画笔遒。推翻旧识,书势原本有清修。舒畅翩跹点线,快捷纵横帛简,去缚不当囚。天马奔空阔,岁月尽悠悠。
《游邳州艾山》
索居时日久,离群闻见稀。
五月光景好,朋呼上翠微。
南北多历览,毗邻竟疏违。
驱车奔大道,乐山志须酬。
身未入林壑,已觉凉似秋。
快意黄间绿,惠风爽且柔。
群情皆振奋,笑语赞不休。
纷纷试腰脚,攀援若猿猴。
登高四眺望,气象果异殊。
层屏列翠嶂,环境胜仙区。
满谷青艾茂,香溢毒虫无。
新奇耸崔嵬,远钟省僧徒。
更有云升处,幽胜状难摹。
兀坐生遐想,下邳聚英奇。
张良得兵法,虎啸慑熊罴。
助汉翦楚霸,谋略青史垂。
古来钟灵地,育出人中麒。
回视近郊郭,岁月惊峥嵘。
楼宇春笋起,舟车织梭行。
公府政令肃,平民槖囊盈。
我心自快然,兴高步翩跹。
忽觉天将暮,催归鸣杜鹃。
迟迟下山去,临风琢诗篇。
《莺啼序》·北魏张玄墓志
晨研墨浓馥郁,喜春茶正煮。见濡笔、飞动腾挪,别种风度豪举。细思忖、儿时学帖,多将志石当基础。眷《张玄》样好,眸清骨秀翘楚。椟重珠轻,谀墓骈散,尽弃如粪土。只奇异,铁画银钩,似天飘落花雨。记那时、蝯公(何绍基)宝爱,坐行卧、称扬频顾。岁消磨,梦里常呼,与吾同舞。
而今发白,气概犹雄,挥毫仍勇武,想往日、芝兰堂奥,暗惹馨香,透浸肌肤,渐生仙羽。排兵布阵,披坚执锐,幸成战伐攻城手,展鹰旗、直插熊羆署。诗题雅健,临池不迫从容,谋篇早打新谱。
摩挲绝品,太息孤芳,怅妙人怎睹?算赖有、神工相辅。化变千身,沾溉书坛,润滋无数。耕耘未竟,殷勤惟祝,绽红吐白除冰雪,福绵长、春满桃源路。登高极目川原,快取霜缣,放怀歌赋。